长春海葬
发布时间:2015-01-20 浏览数量:1999
-
■记者 李靖 蔡铮/报道 董竞琦/摄
2010年6月14日9时30分,大连海域有雾。一艘载着长春市首次公益海葬的135名逝者骨灰的轮船,停在海中央。在鲜花和音乐的陪伴下,承载着逝者骨灰的降解陶罐缓缓入海。这时,有海鸥飞过……
■6月13日8时30分
远行
携故乡水土 亲人不舍家
6月13日7时30分,参加海葬的135名逝者的家属来为远航的亲人送行并领取了《海葬纪念证》。虽然早已决定参加海葬,但还是有些难以割舍,痛哭流泪。
郑家三姐弟要亲手将爷爷、奶奶、姥爷、姥姥的骨灰撒入大海。“四位老人都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去世,老人生前都有个愿望,就是能够魂归大海。因为姥姥和姥爷是来自辽宁的海边城镇,爷爷和奶奶来自山东的海边小镇,四位老人从小生活在海边,对海有着特殊的感情。”郑女士说。
8点30分,带上家乡的水和泥土,伴着家乡的朝阳出发。
■6月14日7时
海上升大雾 似挽留逝者
14日早,大连,大雾,高耸的建筑物隐藏在雾中,看上去很美,但这并不利于出海。所以只好将原定的海葬时间推迟。
7时许,雾稀薄了些,客车开往港口,转上船,挂着“公益海葬”条幅的大船向指定海域驶去。
船舱里布置完毕,黄白色的菊花加重了悲伤的氛围,写有135名逝者名字的牌子挂了起来,大多数骨灰已经装入蓝色降解袋,然后装入深海泥沙烧制成的降解罐里,贴好了名字。
■6月14日9时11分
伴着鞭炮声亲人远行
9时11分,大船进入波涛汹涌的大海,到了指定的海葬地点。船上响起鞭炮声,这是按照当地风俗而做的。
肃立,默哀。将从故乡长春带来的水和土撒入大海,让逝者在这片土地上感觉到故乡的温情。
家属将装有骨灰的降解罐,顺着船舷轻轻放入大海,撒入菊花,降解罐伴随着鲜花漂浮在海面随波远航。
送别
开明母亲 给子女做表率
14日一早,9名参加海葬的家属从长春乘坐火车赶到大连,准备亲手将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,送远航亲人们最后一程。
赵女士是独自一人来大连的,她亲手将骨灰装入降解罐,仔细系好,插好鲜花,揽在怀中,她微闭双眼,静静地祈祷。
“我们姐妹三个,我是老大,人家工作都忙没时间,所以我自己来的”,赵女士说,参加海葬的事,她和姊妹商量好了,都同意,都认为大海宽广博大,比寄存在殡仪馆宽绰。“我的父母都是开通人,他们一定会同意我们的选择的。而且我这样做也是给子女做个表率,我都50多岁了,只有一个女儿,海葬能减少给子女们带来的麻烦。我想让孩子们懂得,人要珍惜生命,要好好地生活,活着时要享受生活,孝敬父母,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,也不留任何负担。”
孝顺女儿 让父母魂归大海
刘女士姐仨也是从长春赶来的,送父母远航。“母亲生前是老师,来自山东海边城镇,临终前多次说过,让我们把她的骨灰撒入黄海入海口,可是我们总舍不得,想再留几年,这次,算是成全了我们,遗憾的是地点不同,但同样是魂归大海,相信父母在天有灵会满意的”。刘女士说,她觉着海葬非常好,节约土地,“即使一人占一寸土地,那也得占不少土地啊,把骨灰撒入大海,节约土地,还能移风易俗。”
白发人送黑发人 望儿遨游天地间
瘦弱的孙女士抱着骨灰盒哭得死去活来,进入船舱,她就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,哭得都有些虚脱了。原来,她今天赶来送行的逝者,是她唯一的儿子,去世时22岁,因为车祸丧生,“走”了还不到三年。“他是上海一级健身教练,在2007年的中秋节回来看我们,坐同学的摩托车出的事,阖家团圆的日子,我们的家散了。谁见谁夸的热情洋溢的阳光男孩儿,就在一瞬间没了。”
孙女士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她说在火车上时就已经很难过了,现在更受不了了。去年10月份,因为失去儿子,伤心欲绝的老伴儿也撒手人寰。“我什么都没有了,希望也没了,白发人送黑发人呢。孩子生前喜欢大海,热爱生活,我不想让他呆在狭小的空间里了,我要让他到辽阔的大海,既可以展翅翱翔也可以畅游海底,让他有个广阔的空间吧。”
环保
海葬推动殡葬改革
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刘学敏说,海葬作为沿海发达城市逐步推广的简约型骨灰处理方式,以其不占土地资源、绿色环保、具有象征纪念意义等优点,得到很多人认可与支持。
省民政厅副厅长邹占卿说,殡葬改革作为一项社会改革有着重要意义,当年周恩来总理就殡葬改革工作提出过:由保留遗体到遗体火化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次革命,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是殡葬改革的第二次革命。135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,让生命重回大自然,实现了殡葬改革的第二次革命,这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。此次公益海葬开创了我省公益海葬活动的先例,是对我省殡葬改革工作的有力推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