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公司承办2016年铁岭市首批集体海葬活
发布时间:2016-04-02 浏览数量:1426
-
3月17日,在我公司位于大连港的滚装码头,铁岭市37位逝者的骨灰在花瓣的簇拥下融入大海,回归自然。这是铁岭市第14次在大连海域举行集体海葬。
海浪轻轻,海鸥低鸣。当天上午8点30分,在大连滚装码头,110名逝者家属手捧着亲人骨灰,依次登船。在声声汽笛中,海葬船缓缓离港。在以深蓝色为主基调的船舱内,悬挂着大大的“奠”字,一场追思会在船舱内进行。家属为已故亲人默哀仪式结束后,追思会上播放了海葬降解罐使用方法视频。大约8点50分,船行驶到海葬指定海域,东经121度46分,北纬38度57分,逝者家属们将装好的降解罐投入大海。
今年,铁岭市首批集体海葬活动有37具骨灰撒海,预计总数能达到350具左右。” 铁岭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业务科科长李久说。
尊重个人意愿成为选择海葬的主因
3月17日,在我公司的指定海葬海域,逝者亲属们慢慢地将亲人的骨灰装进海葬降解罐中,放好千纸鹤,插好鲜花。随着降解罐投入海里,水面漂浮的鲜花、千纸鹤、幸运星寄托着人们的哀思。
海葬仪式结束后,很多市民表达了对海葬的看法。75岁的李丹说:“将来我走的那天,我要海葬。老伴现在走在我前面去了,他先来了,以后我走了也上这来,我非常喜欢大海。”市民李淑兰说,老伴生前就说过海葬,我们就是完成他的心愿。针对海葬祭祀,市民张晓娇表示家人都很支持爸爸的遗愿,他在大海安家,看到海就能想到爸爸。“海葬是爸爸妈妈的遗愿。生前没见过大海,死后灵魂融入了大海的怀抱,完成家人的心愿,我觉得很好。”市民刘颖说。
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“响应国家号召、节约土地、文明环保”,这是市民给出选择海葬的3大因素,更多的市民摆脱了传统“入土为安”的殡葬观念。一人海葬观念,全家支持,已成为当下殡葬改革的助推力。
服务到位 市民暖心
“参加这次海葬活动是我父亲的遗愿。他本身是一位林业工作者,他想把更多的青山留给后人去栽植树木,不去跟后人争这山地。这次活动的吃住行,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路都陪同,我们非常感谢。” 铁岭市民习大为说。
市民刘淑菊表示,此次海葬活动,组织方各方面服务都很好,很满意。李久介绍说,由于报名的人数比较多,为了满足家属参加的愿望,提供享受更好的服务,预计今年铁岭市海葬要分十批左右进行。